裝配式住宅項目綠色低碳建造關鍵技術
北湖核心區東側片區B地塊安置房項目二標段(EPC)為濟南市重點建設項目,是濟南市實施北跨黃河發展戰略、改善和保障片區民生的重大惠民工程。本項科技成果以該項目為依托。鑒于項目施工特點,三直屬公司以EPC裝配式住宅綠色低碳建造為主線,在設計階段、施工階段兩個重要環節重點發力,深入挖掘項目綠色低碳建造的各種關鍵點,全員參與開展科技創新,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廣、可復制的成果,同時也為項目創建“詹天佑住宅優秀小區金獎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一、科技成果簡介
在設計階段,(1)項目通過調研周圍工地情況,結合專家論證,取消了主樓基礎灌注樁一樁一勘,節省了大量工期和成本。(2)在正式施工前,項目進行管樁試驗,根據試驗結果,配合設計單位調整管樁布置形式,大量減少了管樁數量,節約資源和工期。(3)將傳統的雙層SBS防水變更為預鋪反粘防水卷材、非固化瀝青+自粘防水卷材極大地降低了滲漏的風險,達到了綠色環保的要求。(4)外墻設計為巖棉復合板,項目經與設計人員反復討論、考察材料,更改為隔離式納塑板,減少了外墻開裂質量通病的發生,加快了工程進度。
在施工階段,(1)研制了一種錨索孔口涌水封堵裝置,降低了止水帷幕滲漏風險。(2)研發了挖掘機除塵裝置,優化了灌注樁施工機械、基坑支護形式等,提高了施工效率,達到低碳節能目標。(3)通過智慧工地管理系統,實時監控每日碳排放量,指導項目采取措施達到減排效果。
二、取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
本項技術的應用,從EPC設計優化、地基基礎、裝配式低碳建造、智慧精益建造等主要方面進行了綠色低碳施工,項目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00余萬元,順利達到了預期效果。項目在同區域地塊中率先封頂、完成竣工驗收,提前合同工期75天順利完成建設任務,得到了建設單位及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。
項目榮獲山東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、榮獲山東省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示范工程、山東省綠色施工科技項目、中施企協綠色建造施工水平評價三星級、中建協綠色建造施工技術競賽二等獎。在集團的大力支持下,分公司和項目部以本科技成果為班底,順利申報并榮獲2024年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優秀住宅小區金獎工程。
項目成功舉辦了中施企協綠色建造全國觀摩活動,迎接了國務院安委會綜合檢查、國務院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督導檢查,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肯定。項目部組織了多次觀摩活動,濟南電視臺、齊魯晚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對項目進行了宣傳報道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。
經過對此項技術進行歸納與總結,該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,獲得山東土木建筑科學技術獎一等獎,并已形成國家專利、省市級QC成果、省市級工法、BIM獎項等各類競賽獎項40余項。
三、推廣應用及總結提升
本成果技術在大橋安置房項目進行了推廣、復制使用,所有核心技術均在項目實現了應用,效果良好;在三直屬公司承接的中科院科創城、云錦湖等項目上加以變通運用,均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通過梳理該成果,我們發現EPC項目在綠色建造方面可挖掘的創新點還有很多。下一步,將繼續完善該項成果,將其進行改進提升,深度挖掘裝配式住宅項目的綠色低碳技術,在集團后續承攬的EPC裝配式住宅項目中推廣應用,助力集團高質量發展。
(三直屬公司 莊云棟)